(y == 1)
虽然代码中的 x 和 y 是没有关联的两个变量,但是代码中指定的内存模型(译注:代码中没有显示指定,则使用默认的内存模式,即顺序一致模式)保证了线程 2 中的断言不会失败.线程 1...但是线程 3 中的断言就可能失败了,因为 p 和 m 没有依赖关系,而线程 3 中读取 p 使用了消费模式,这导致线程 1 中 对 m 的写入 并不能与线程 3 中的 断言 形成先发生于的关系,该 断言....线程 2 中的断言仍然不会失败,因为线程 1 和 线程 2 通过对 x 的写入和读取形成了同步关系(译注:参见之前 获取/释放模式介绍中的说明),但是线程 3 并不参与线程 1 和 线程 2 的同步,...,所以不会产生系统状态刷新的指令,并且可能被优化操作重排(译注:重排的影响在这个例子中应该可以忽略),所以线程 3 中的断言仍然可能是失败的....后记
关于 std:memory_order_consume, 自 C++11 引入以来,似乎从来没有被编译器正确实现过(编译器都直接将其当作 std:memory_order_acquire 来处理)